真心实意帮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
——郑黄村党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纪实
在留府乡只要提到郑黄村党支部,人们就会这样地评价说,郑黄村不但有像郑长虹那样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好书记,还有带领群众致富、坚持为群众谋利益的好班子。
郑长虹自上任支部书记以来,与党支部成员以带领大家共富为已任,千方百计为村里跑资金,办实事,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尤其是2008年以来,该村被列入扶贫重点村,村党支部借助扶贫扶持的大好机遇,村干部自已垫资多方考察致富项目,并带头进行试点,开辟出了一条靠养殖食用蝗虫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而致富成果的背后,郑黄党委班子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
一、解放思想,破解致富瓶颈
景县郑黄村人口240人,耕地600亩,长期以来,该村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致使全村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本村群众多数思想保守,信息闭塞,不愿意接受也没有条件接受新鲜事物。
基于这样的现状,郑黄村党委班子决定,要想搞项目致富,干成事,就必须先解放思想,消除群众小农潜意识。为切实解放群众思想, 2008年初,党委班子带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多方考察,先后去过武邑、武强等地,了解棚菜、养鸭等项目情况,限于当时市场等各方面条件,项目没有引进成功,但使村民初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外出参观收到了成效,村党委班子趁热打铁,又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到蔬菜专业村---西场村及部分养殖基地实地学习,讲解西场的发展历程,并安排一些种、养植大户现身说法,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这样实地学习实地说法的方式,终于打动了每一位村民代表的心,当场表示我们再也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借扶贫的东风,走出一条自己的致富路。
二、班子带头,争当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虽然项目暂时没有成功,但通过参观学习,村民大多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靠发展产业化项目来脱贫致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干什么,怎么干,以及怎样规避本不富裕的村民投资潜在的风险,却是摆在前面的一道大难题。
08年由于没有选准致富产业,郑黄村没有得到扶贫资金支持,郑长虹及班子成员感到压力很大。在春节期间都不忘关注中央台的致富栏目和上网查找致富项目,通过电视台的致富栏目,初步觉得养殖蝗虫是个不错的选择,2009年春节刚过,就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奔赴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白贾村沧州白氏蛋白昆虫有限公司进行项目考察,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考察和认真的经济对比,多次咨询知名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发现蝗虫养殖项目养殖周期短、科技含量低、市场风险小、占用劳动力少等特点非常适宜村情民意,最终与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白贾村沧州白氏蛋白昆虫有限公司签订了蝗虫养殖项目协议。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和降低群众的风险,他身先士卒,自己和班子成员几个人先搞起了蝗虫养殖,当年建设蝗虫大网棚4个(约1000平米,1.5亩)。据了解,由于2009第一年搞蝗虫养殖,管理不是很科学,每平每茬只出了不到1斤,当时市场价11元/斤,亩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当年基本收回投资。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村里人致富的热情,群众们看到了养殖蝗虫带来的效益,再也没有犹豫,加入到了搞养殖致富的行列。目前在村党委班子的带领下,该村蝗虫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达到了6000余平米,并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群众大都达成了对发展养殖蝗虫致富的共识。
三、真心为民 致富路上越走越宽
蝗虫养殖项目的成功引进,使郑长虹及班子成员有了足够的信心。为最大限度地解决该村剩余劳动力,使各户都有适合自己的增收项目, 2010年他又带领党委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外出取经,发展了露地菜、养鸡、养鸭等适合本村村情的致富项目,群众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群众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目前鉴于养殖户增加,郑长虹协调部分群众置换土地,把养殖小区扩建到了12亩,并与市帮扶单位联系,争取到帮扶资金,对养殖小区旧井、道路进行了维修,解决了养殖小区内水、电、路等难题,使养殖小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基础。
几年来,郑黄村群众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干群心连心,携手共创致富路的动人赞歌,昔日致富无门、打工没有技术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养殖专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