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民企老板任“名誉村主任”参与扶贫
发表日期:2008年4月12日 共浏览802 次
【编辑录入:admin】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家正在拥有一个新的头衔——“名誉村主任”。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期望通过这些编外“村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为攻克农村贫困问题贡献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率先启动了这项扶贫工作。在过去的4年里,69位当地民营企业家被选聘到贫困农村牧区担任“名誉村主任”,并且初见成效。 来自通辽市政府的一份调查报告说,2005年,聘有“名誉村主任”的村、嘎查(牧区的行政村)的农牧民家庭平均增收445元,增收幅度远远高于其他村、嘎查。 “名誉村主任,只有责任和义务,而没有权力。”通辽市副市长李秀芝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但是,这一工作得以持续性开展,一方面得益于这些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都有报效家乡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政府在组织开展工作时重视村企“双赢”。 李秀芝介绍说,政府是本着“自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到贫困农村牧区担任“名誉村主任”的。对于业绩突出的“名誉村主任”,当地政府给予表彰,新闻媒体及时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董建国是通辽市一家有机食品公司的董事长。2年前,他在被选聘为通辽市库伦旗杏树渣村“名誉村主任”后,立即将该村的杂粮种植纳入自己企业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当年,董建国的公司就与多户农民签订了种植合同,种子和有机肥由公司提供,产品由公司高于市场价全部回收,确保每亩增收200元以上。如今,杏树渣村专为董建国公司种植杂粮的面积已达4 500多亩。 这69名“名誉村主任”除了借助企业自身发展来带动农牧民增收外,还根据各自的能力、特长帮助农牧民,包括捐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农牧民捐款捐物,帮助农村牧区制定发展规划,聘请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农牧民进行培训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诚之认为,通辽市发动优秀民营企业家参与农村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目前,内蒙古赤峰市、湖北省襄樊市、重庆市北碚区等地已陆续开展选聘民企老板任“名誉村主任”参与扶贫攻坚的工作。
|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